历届远东论坛大会介绍(2004-2021)
“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是立足中国、辐射海外的无损检测领域专业技术交流平台,以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促进中国无损检测科学技术发展,改善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为宗旨,介绍无损检测最新科研成果、先进技术和装备,为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发、行业协作、新技术新产品应用、仪器材料销售提供沟通交流平台。
论坛的口号是:“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在竞争和发展中取得优势和主动”。
论坛自2004年起每年举办一届,其中第一届到第三届的名称为“江苏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自第四届起更名为“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
2004年元月,首届“江苏省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 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
2005年5月,第二届“江苏省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在江苏省南通市举办;
2006年5月,第三届“江苏省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在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景区举办;
2007年5月,第四届论坛,更名为 “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
2008年6月,第五届论坛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论坛的主题是“研发、应用、教育”。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张淑仪教授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近600 人出席本届论坛,做学术报告49场。本次论坛进行重大改革,首次采用检验检测机构、行业学会与高校联合主办的方式,聘请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大会主席,征集论文,出版论文集,与《无损检测》等期刊开展合作。
2009年6月,第六届论坛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600余人出席本届论坛,共作学术报告52场。论坛的主题:“开放、创新、合作”。波兰科学院院士,西波美拉尼亚科技大学教授Ryszard Sikora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
2010年5月,第七届论坛在江苏省昆山市举办,60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作学术报告68场。论坛的主题:“数字时代的无损检测多姿多彩”。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教授D. O. Thompson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并作题为“QNDE核心跨学科科学与工程基础的演变”的大会报告。
2011年5月,第八届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60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作学术报告80场。这是远东论坛首次在江苏省外举办。论坛的主题:“低碳、绿色、健康的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 北京航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耿荣生教授作题为“绿色无损检测 - NDT技术的未来发展之路”的大会报告;美国西北大学教授Sridhar Krishnaswamy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并作“关键安全结构的智能结构健康管理”大会报告。
2012年5月,第九届论坛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50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作学术报告129场。论坛的主题:“无损检测——质量、安全与效益的和谐统一”。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的陈学东教授作题为“基于风险的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进展”的大会报告;世界无损检测中心联合会秘书长,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Lester W Schmerr Jr. 教授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并做题为“超声测量模型—用于定量测量的基本构建模块”大会报告。
2013年6月,第十届论坛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50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作学术报告87场。论坛的主题:“防微杜渐——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新境界”。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西北大学教授 JAN DREWES ACHENBACH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并作题为“飞机结构中疲劳裂纹检测和撞击产生脱层的概率分析”的大会报告。自本届开始远东论坛列入IEEE会议目录,英文论文由EI收录。
2014年6月,第十一届论坛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80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作学术报告172场。论坛的主题:“日臻完美的无损检测技术”。德国弗朗霍菲无损检测研究所所长克里斯丁·鲍勒(Christian Boller)教授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并作题为“基于无损评估技术的结构完整性管理”的主旨报告。会议继续列入IEEE会议目录,英文论文由EI收录。论坛组委会决定自本届开始,颁发由企业成都主导科技有限公司赞助设立的“主导科技优秀学生论文奖”;同时设立远东论坛学术最高奖“攀登奖”,首届攀登奖由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后高斌获得。由成都主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赞助设立的“主导优秀学生论文奖”同期颁发。
2015年5月,第十二届论坛在广东省珠海市举办,50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作学术报告170场。论坛主题是“基于大数据的无损检测”。 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西北大学教授 JAN DREWES ACHENBACH应邀作题为“对疲劳和应力腐蚀裂纹扩展的预检测评价”的主旨报告;美国无损评价中心(QNDE)主席Leonard J. Bond 教授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并作”从无损检测到预测:用先进技术提高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主旨报告。会议继续列入IEEE会议目录,英文论文由EI收录。论坛继续颁发由企业成都主导科技有限公司赞助设立的“主导科技优秀学生论文奖”;同时评审委员会决定,本届远东论坛学术最高奖“攀登奖”空缺。
2016年6月,第十三届论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办,来自中国、美国、南非、波兰、日本、韩国等6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期间作学术报告180余场。论坛主题是“现代无损检测要素——先进技术+高素质人员”。美国无损检测学会主席L.Terry Clausing 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会议继续列入IEEE会议目录,英文论文由EI收录。论坛组委会决定自本届开始设立表彰国内德高望重无损检测科学家的奖项“仰止奖”,首届仰止奖颁发给南京大学张淑仪院士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装备研究院耿荣生博士。论坛继续颁发“主导科技优秀学生论文奖”、“攀登奖”本届攀登奖由西波美拉尼亚理工大学(波兰)汤玛斯 萨迪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谢社娟博士获得。
2017年6月22-24日,第十四届论坛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来自中国、德国、美国、法国、波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9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论坛主题是“一带一路——无损检测新起点”,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韩毅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德国材料研究院Uwe Ewert博士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并作“数字射线检测发展趋势:从纳米到宏观尺度”的主旨报告;会议继续列入IEEE会议目录,英文论文由EI收录。2天期间举办12个专场作学术报告260余场。
鉴于英文论文数量日益增多,论坛组委会决定自本届开始设立 “珐屹优秀论文奖”(FAREAST execellent paper prizi),颁发給国内外英文论文学者,首届“珐屹优秀论文奖”颁发給Uwe Ewert(德国),Ryszard SIKORA(波兰),钟海健(中国浙江)。论坛继续颁发“主导科技优秀学生论文奖”、“仰止奖”、“攀登奖”;第二届“仰止奖”颁发给南昌航空大学任吉林教授和山东省梁金昆。第三届攀登奖由北京理工大学徐春广教授(中国)和沈阳理工大学杨理践教授(中国)获得。
2018年7月6日-8日,第十五届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在中国南方海滨城市厦门成功举办。出席2018远东论坛代表约800余人;本届大会主题是“NDT进入IOT时代”。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美国斯坦福大学Fu-Kuo Chang教授作题为“NDT and IOT: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无损检测与物联网:技术与信息)”的大会报告。
6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国家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监察局领导出席作了重要讲话。开幕式后4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作大会主旨演讲。6日下午至8日举办分会场和专场报告;会议共设立14个主题分会场和专场,安排学术报告338场。6日晚上举行了远东论坛各个奖项的颁奖典礼。
经有关部门推荐和委员会评议,王怡之教授和夏纪真高级工程师获得 “仰止奖”。经专家委员会评审, 清华大学黄松岭教授获得“攀登奖”,江苏中特创业设备检测有限公司强天鹏研究员获得“中国创造特别奖”。
大会共收到文章268篇,其中中文185篇,大会收录170篇;英文83篇,向IEEE推荐收录47篇。从上述论文中评选出“主导优秀学生论文奖”(20人获奖),“矩阵科技中文论文奖”(15人获奖),“珐屹优秀英文论文奖”(3人获奖) “远东优秀中文论文奖”(60人获奖)。
共有62家国内外无损检测设备器材研发机构和生产销售企业在会议期间展示先进仪器器材产品和技术。
2019年6月25日-27日,第十六届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大会在青岛举办。来自国内外共计1100余位无损检测工作者出席开幕式。本届论坛主题为:“非线性检测——剖玄析微的利器”。 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美国塔弗斯大学曲建民教授作题为“结构材料无损伤评定的非线性超声方法”的主旨报告。
会议共设立光声与超声、电磁、红外与太赫兹、人工智能、特种设备、航空航天与复合材料、轨道交通、核电、石油管及装备、无损检测标准及相关技术、船舶与海工、钢结构、山东等13个主题分会场,共计安排学术报告375场,其中大会报告8场,特邀报告41场。
大会上颁发了三项荣誉奖。经推荐和评议,李衍高级工程师获得2019远东论坛仰止奖,南京大学刘晓宙教授获得2019远东论坛攀登奖,成都主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科研团队获得2019远东论坛中国创造特别奖;
大会共收到论文343篇,其中中文论文247篇,大会收录226篇;英文论文94篇,向IEEE推荐优秀论文43篇,向《无损检测》《机械工程学报》等期刊杂志推荐69篇。经学术委员会评审,北京理工大学李志向等20位学生获得主导优秀学生论文奖,北京理工大学徐春广教授等15人获得矩阵科技中文论文奖,西南交通大学张渝等7人获得珐屹优秀英文论文奖。
本届新设立之江优胜杯无损检测擂台赛,周平等5位选手打擂成功,被授予睿匠(褒彰操作者)、锐器(褒彰仪器设备)等荣誉称号。
本届大会仪器设备参展单位67家。
2020年11月20-22日,第十七届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在南京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800位技术研究人员、专业检测机构负责人及厂商代表汇聚金陵,共襄盛会。往年的远东论坛都会邀请30-40名境外知名的无损检测专家,但由于新冠疫情影响,本次会议没有邀请境外专家参加现场的大会。
出席本次开幕式的领导、嘉宾以及组织和机构代表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种设备监察局副局长高继轩先生,本届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宝岩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徐春广教授,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秘书长王晓雷先生,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秘书长张华先生等。
本届大会主题是“精密检测提升性能、质量、安全新高度”,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段宝岩教授作题为“面向高性能电子装备的精密测量技术”的主旨报告。会议还邀请国家级特聘专家,厦门大学卿新林教授;国家级特聘专家,电子科技大学陈力教授;长江学者,杰青,天津大学汪越胜教授作线下大会报告;邀请国际知名电磁无损检测专家意大利的Marco Ricci教授和电磁、红外无损检测专家Stefano Laureti博士做了线上大会报告;大会报告总计安排10场。
会议共设13个主题分会场,包括:光声和超声、电磁、数字射线、无损检测与人工智能、传感器与仪器、红外与太赫兹、无损检测标准及相关技术、核电、船舶与海工、轨道交通、特种设备、石油管道及装备、IEEE报告交流等。安排学术报告117场。
2020仰止奖颁发給致力于中国特种设备安全科技事业近40年,成果丰硕、贡献突出的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林树青先生,“2020远东论坛攀登奖”颁发給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的郑阳先生和南京理工大学的沈中华女士,“2020远东论坛中国创造特别奖”颁发給来自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的“EPR全球首堆”核电站在役检查技术和装备研发及工程应用团队。
本届论坛共接收205篇中英文论文投稿,论坛学术委员会对60篇英文论文进行了评审,推荐到IEEE数据库39篇(EI检索),另外根据作者的意向以及专家的会前评审和现场评审意见,向《机械工程学报》中文版(EI检索)、英文版(SCI检索)、《红外技术》、《无损检测》、《中国铁路》等杂志推荐了文章。按照学术委员会评选结果, 颁发了“主导科技优秀学生论文奖”,矩阵科技中文论文奖,珐屹优秀英文论文奖。
2021年12月15-16日,第十八届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在昆明市召开。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本届论坛从简务实,缩小会议规模和到会人数,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最大程度的达到科技学术成果交流、展示和奖励的目的。
本届论坛主题是“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推动无损检测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强调:“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远东论坛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开放、坚持创新,坚持聚集海内外专家学者交流研讨,以绵薄之力推动中国无损检测领域的科技进步,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贡献。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云南省特种设备协会、云南省工程检测协会,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北京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中北大学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出席本次论坛开幕式。
会上宣布了2021远东论坛三项荣誉奖和三项论文奖的评奖结果。
“仰止奖”获得者为核工业无损检测资深专家苏恒兴先生和中科院超声检测资深专家郭成彬先生。“攀登奖”获得者为中北大学陈平教授。“中国创造特别奖”获得者为北京理工大学徐春广教授团队。
对会议收到的276篇论文进行评奖,结果如下:有20人获得“主导科技优秀学生论文奖”的英文奖和中文奖。有15人获得“矩阵科技优秀中文论文奖”。有3人获得“珐屹优秀英文论文奖”。
会议期间开展多场学术交流活动,共作学术报告157场,包括大会报告7场,线下分会场报告68场,线上分会场报告82场。